9月15日,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混合过关奖金计算器雁塔校区召开。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孙殿军,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教授黄灿华,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教授汪南平,天津医科大学教授朱毅,空军军医大学教授杨安钢等委员以及混合过关奖金计算器党委常委、混合过关奖金计算器党委书记陈腾,重点实验室主任颜虹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社民、黄辰、袁祖贻、李磊、张峰等学术带头人、管理人员2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会议(腾讯会议)和线下会议结合的形式召开。
陈腾书记首先对委员们能够拨冗参加会议表达了感谢,并汇报了实验室在创新港校区的物理空间扩展情况和医学学科在近一年来取得的重大进步,以及对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情况,以上均为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李立明教授主持。
学术委员会听取了重点实验室主任颜虹教授作的“2021年度工作报告”。
学术委员会委员讨论审议了实验室2021年度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认为,实验室研究工作符合国家“四个面向”的要求,实验室整体发展势头好,2021年在研究成果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已经初步具备了升级为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实力。学术委员会建议实验室在目前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凝练研究方向,聚焦西部人群健康,重视学科交叉,为实验室更进一步升级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打好基础。
实验室主任颜虹教授代表实验室进行了表态发言,他表示实验室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的建议,进一步理清实验室定位,为实验室更上一个台阶明确方向。虽然目前实验室的物理空间条件有所改善,研究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们依然要凝练方向,形成实验室的特色,把实验室的内容做深、做细、做透,同时要做好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特色研究方向。